變革改變生活,《智能金融變革》改變未來財富夢想
核心提示: 裂變,傳遞,鏈式反應……只有質量異常強大的原子核等才能發生核裂變。這些原子的原子核在吸收一個中子以后會分裂成兩個或更多個質量較小的原子核,同時放出二個到三個中子和很大的能量,又能使別的原子核接著發生核裂變……,并使過程持續進行下去。
裂變,傳遞,鏈式反應……只有質量異常強大的原子核等才能發生核裂變。這些原子的原子核在吸收一個中子以后會分裂成兩個或更多個質量較小的原子核,同時放出二個到三個中子和很能量,又能使別的原子核接著發生核裂變……,并使過程持續進行下去。
過去,現在,未來,互聯網金融、智能金融就如鈾、釷、钚般始終在劇烈變革中傳遞著能量。短短幾年間,傳統金融與現代科技相互融合、交叉發展,其邊界越來越模糊,撞擊也越來越激烈。
新時代,智能金融給資本市場帶來的巨大變革和影響會遠遠超過所有人的預料,這種變革不僅強烈地震撼著每一位從業者,也促使我們不得不重新思考資本市場的發展。
毫不夸張地說,我們正在經歷一個“數據改變財富”的時代。在這個時代,無論是投資者個人,還是證券經營機構,都將主動或者被動接受全新的金融服務模式,這就是智能金融?!吨悄芙鹑谧兏铩芬粫鴮ьI我們探尋智能金融發展軌跡,洞悉智能金融底層密碼,挖掘智能金融應用潛力,把握智能金融投資機遇,幫助每一位讀者融入智能金融未來50年風云際會。
一、新技術引發變革
人工智能技術+金融創新=智能金融
不管是傳統金融服務還是智能金融服務,核心競爭力是滿足用戶真正的金融需求。而智能金融的用戶也并不在意具體的技術是什么,在意的是技術帶來的實際價值和體驗。
2013年余額寶橫空出世,依托于互聯網渠道技術創新,傳統貨幣基金產品頓時爆發出巨大威力。隨后,大量“寶寶”類產品層出不窮,網貸、眾籌、P2P等互聯網金融創新更是如雨后春筍一般四處開花。中國金融業似乎在一夜之間進入到了互聯網時代。
但是,如果站在金融科技發展的視角來看,這波互聯網金融創新并沒有改變金融產業的核心。在產品創造、精準推送、量化投資、智能風控等核心領域中,互聯網金融的業務模式和技術內核都稍顯粗糙。
然而,不可否認,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成熟和滲透,金融科技進入了新的階段,即智能金融階段,智能金融將對金融產業核心業務創新、金融業經營模式產生深遠影響。
《智能金融變革》一書全面而系統地闡述了在智能金融的深刻影響下,金融行業的核心競爭要素已經開始發生改變和即將發生的改變,特別是大數據資源整合挖掘、智能交互技術利用、智能策略生產等智能金融技術在金融市場競爭中的激烈交鋒與重要影響。在“數據改變財富”的時代,無論是投資者個人還是證券經營機構,都將主動或者被動地接受這樣一種全新的金融服務模式——智能金融。
二、新應用填充變革
與傳統金融業務相比較,智能金融最大的特征就是金融服務的廣度和深度被空前擴大。這一點,不僅體現在客戶端,同樣也體現在服務端。
在客戶端,智能金融最顯著的影響就是極大地擴展了金融服務客戶范圍。無論是傳統金融還是智能金融,其核心都是風險資產的定價交易,以及在此基礎上的投資、保值等需求。這一點,在任何時候都不會改變?!吨悄芙鹑谧兏铩芬粫源藶榛A,系統而全面地介紹了智能金融的內涵、機器學習、深度學習、自然語言處理、區塊鏈、智能投資顧問、智能研報、智能量化、智能搜索、智能風控、智能客服等核心內容。它們不僅顯著改變著金融機構的服務形式,更是產品推送和創新的渠道與平臺。
但是金融產品創新日新月異,金融服務的內容也更加豐富??蛻舢嬒?、產品組合自動生成、資產配置方案自動匹配推送等服務已經開始在國內外金融市場得到廣泛應用,如美國的Betterment、Wealthfront等平臺的智能投顧服務規模已經達到較高水平,國內各家機構也開始紛紛跟進。我們可以斷言,以資產配置服務為代表的財富管理服務已經開始平民化。
如何利用新興智能金融技術對原有業務進行深度完善,如何以更加智能化的技術來改造傳統金融業務,甚至在部分業務領域替代傳統業務形式,《智能金融變革》一書對此作了精辟的解讀,而這些內容無疑是每一位奮斗在金融領域精英應該掌握和預見的內容。
三、新模式推動變革
《智能金融變革》一書通過對以下問題的講解,說明了智能金融新模式將如何推動金融領域變革。
1.智能投顧:大數據挖掘技術加上深度學習算法,一方面對客戶投資行為進行精準畫像,另一方面對機構提供的產品組合進行深度挖掘、優化、配置,從而完整地向客戶提供個性化資產精準配置服務。
2.智能量化投資:量化投資領域的新趨勢顯示,智能化的量化投資過程中,策略設計也將在機器學習(神經網絡、聚類、支持向量機等)等工具的輔助下實現智能化設計,例如利用多維度機器學習工具,自動挖掘因子并構建策略模型。
3.智能研報:目前在新聞領域,大量的智能簡報、新聞生成等技術已經被普遍應用,但是在國內證券公司層面的應用還不多,核心問題依然是自然語言處理技術(Nlp)不過關,在文本語言的獲取、分析、提取、生成等環節都比較初級。待這些問題得到解決,投資研報將實現智能化。
4.智能風控:對市場風險進行智能動態監控,防止系統性風險出現。從行業現狀來看,國內智能風控并沒有實質性成果,尚處于進一步摸索階段。特別是中國的系統風險環境更加復雜(剛性兌付、注冊制、行政政策影響巨大),因而難度也更加突出。
5.區塊鏈:區塊鏈的本質是一種數據存儲方式,或者叫“超級賬本”。它主要應用在金融領域,尤其是在虛擬幣和支付方面,其他方面的應用目前還沒有成熟,依然在探索階段。
四、新盈利刺激變革
《智能金融變革》一書指出,智能金融對金融業的影響不僅體現在傳統金融業務內,也體現在對金融行業的擴展上。就像蒸汽機、內燃機代替馬車一樣,不僅使得交通效率實現提升,更使得整個交通設備制造業的產業鏈也在空前擴大。
智能金融也將使得傳統金融業務的產業鏈空前延伸。數據挖掘、金融計算硬件部署、金融信息整合都可能成為更大規模的產業。目前國內許多金融科技機構的盈利模式就已經開始轉型,已經出現的新的盈利模式包括向機構出售數據、搭建平臺、云計算等。
換言之,未來智能金融的真正利潤來源極有可能并非是傳統金融機構,而是提供智能金融技術基礎平臺的機構,如同PC時代的微軟,互聯網時代的Google。盡管從目前智能金融市場現狀來看,具有構建智能金融新型生態環境的智能金融機構還未出現,但是互聯網時代的經驗告訴我們,這種產品爆發一旦發生,速度也是驚人的。
人工智能是中國少數幾個能夠與世界發達國家站在同一起跑線的領域,盡管在智能硬件研發、算法創新等基礎領域還有不小的差距,但是中國擁有其他國家所無法比擬的廣闊市場,不僅能夠提供豐富的應用場景,更能夠為智能金融產品提供海量的大數據資源。
相信本書的出版將有利于推動中國智能金融領域發展和壯大。
作者簡介
何誠穎,經濟學博士,國內著名金融證券專家,深圳市金融領軍人才,享受政府特殊津貼;浙江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清華大學產業創新與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員,國信證券博士后工作站導師。他先后就讀于西南財經大學會計系、浙江大學經濟學院、廈門大學經濟學院,分別獲學士、碩士、博士學位,2011年赴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訪問學習。
何誠穎博士長期從事宏觀經濟以及證券投資領域的研究,在國內首次提出存量資金流的量化方法并應用于實踐,對股市未來走勢的預測提出一系列量化指標。
何誠穎博士先后在《中國社會科學》《經濟研究 》《管理世界》《金融研究》以及SCI和EI檢索雜志等國內外著名刊物上發表論文300多篇;出版了《證券投資圣經》《尋找中國資本市場好股票》《中國股市投資的邏輯》、《實現夢想的投資銀行》《中國股市投資密碼解析》《中國股市:輪回中的涅槃》等專著十多部,致力于通過推廣國外先進投資方式與理念,提升中國證券市場的投資水平。